傳誦國學經典,感悟中華精神,成就你我人生—2014級4班
世人皆知,我們偉大祖國的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燦爛的文化。自古至今,有無數膾炙人口的文化名作被世人不斷傳誦和學習。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在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的同時,更應該努力學習國學經典精髓,感悟中華民族深厚底蘊,傳承綿延不息的中華精神。
《三字經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弟子規(guī)》這些自古以來就是莘莘學子們入門的必修課;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;而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顆明珠,精彩絕倫,又富含生活哲理。這些國學經典并沒有落后于時代,我們要用時代的精神來重新感悟并詮釋她們,讓這些經典更加熠熠照人,更富有時代氣息。
《弟子規(guī)》中說:“圣人訓, 首孝悌, 次謹信, 泛愛眾, 而親仁, 有余力, 則學文。”這是教導我們要孝敬父母,尊愛師長,養(yǎng)成良好的行為習慣?!洞髮W》第一章則說:“ 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誠,意誠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齊,家齊而后國治,國治而后天下平。 ”這是指引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、價值觀和世界觀。《中庸》中提到“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”,它告訴我們任何事情,事先有準備就會成功,沒有準備就會失敗。 “鍥而舍之,朽木不折;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”是荀子《勸學》中的名句,它教給我們做事情尤其是學習專業(yè)和文化時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,只要堅持就會有成績,堅持就是一種勝利。孟郊說:“慈母手中線,游子身上衣,臨行密密縫,意恐遲遲歸,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。”詩句描繪了母愛的深沉和偉大,啟示我們對父母要永懷一顆感恩之心。“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”解說了我們親愛的老師,為了每一名學生無私奉獻、辛勤工作的高尚品質。
親愛的同學們,正如英國哲學家、作家培根所說,讀史使人明智,讀詩使人聰慧,數學使人精密,哲理使人深刻,倫理學使人有修養(yǎng),邏輯修辭使人善辯。而我們的國學經典在一定程度上就包含了這一切思維和能力,其中的道理會指導我們的生活和學習,進而指導我們的人生,幫助我們謀劃美好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