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班會目標:
(一)讓學生了解真正高貴的愛情,希望學生通過此次班會對愛懷著一顆敬畏的心。
(二)讓學生認識到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主題,因而有不同的幸福。愛情之花早開易 夭折,并在少年時期失去了學習的機會,是人生的一種悲劇。
(三)通過本次活動盡可能讓學生認識到若要被人愛,首先要自愛。意識到“愛情誠可貴,生命價更高。”
二、活動形式:表演、朗讀、討論、講述等
三、準備工作:
(一)準備歌曲《匆匆那年》
(二)準備故事若干
四、參加人員:丹東市中醫(yī)藥學校14級1班全體師生
五、活動時間、地點:
(一) 活動時間:2014年12月8日
(二)活動地點:202教室
六、活動步驟和過程:
(一)引入主題:
師:關于愛情,同學們都有許多朦朧的憧憬,有一些自己的認識。在過去的時候有一個十幾歲的女孩,她也問父親,什么是愛情。如果你們去問你的父母,他們會有怎樣的反應?(同學們議論紛紛)但這個父親認真地寫了一封信給女兒,告訴她什么是愛情。他就是蘇聯(lián)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。蘇霍姆林斯基小時候曾經(jīng)也問過他外祖母什么是愛情,外祖母給他講過一對夫婦的故事,這是個什么樣的故事呢?通過我們同學的表演來體會一下。有請參加表演的同學!(學生鼓掌)
師:我們通過蘇霍姆林斯基的信,通過剛才的表演,對愛情是不是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呢?
(二)朗讀
小說《晚霞消失的時候》中女主人公說過的一段話非常好,我們通過一位同學的朗讀來體會一下。
略
所以說,人生不同階段應該有不同的主題,因而有不同的幸福。這些階段應有的主題或者缺失或者錯位,我們的人生都將是悲??!比如幼年時失去父母的呵護,這是悲劇。少年時失去了學習的機會,這也是悲劇。在你畢業(yè)后二十多歲不能享受愛情也是悲劇,中年事業(yè)無成也是悲劇,晚年孤苦更是悲劇。我覺得,我們什么時代該做什么事,既是自然的,也是社會的。
所以說,我們現(xiàn)在在應該學習的年齡,在生理年齡趨于成熟,但心理年齡尚未成熟的年齡,是否應該戀愛呢?
近幾年,有一種類型的電影頻頻在大熒幕上出現(xiàn),如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,《致青春》,《同桌的你》,還有周五首映的《匆匆那年》,這些電影都是在講學生時代的愛情,故事內容各有不同,但結局卻都是兩個人最后未能走到一起,甚至連朋友都不是。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一個結果呢?生理年齡趨于成熟的我們,會對異性產(chǎn)生好感甚至愛慕,這很正常。然而心理年齡不成熟,經(jīng)濟不獨立的我們,是經(jīng)營不了一份愛情,也維系不了一份愛情的。我想誰也不愿意失戀,誰也不愿意面對這樣一種結局,你與你喜歡的人多年之后只能做一個不能見面的陌生人。另外,咱們是女生班,對于女生來講,如果你戀愛的對象是一個成熟的男人,你會越來越好,相反的,如果你戀愛的對象是不成熟的,那會害苦了你自己。不要說你男朋友雖然未到二十歲,但他是成熟的。一個未到二十歲的人是不可能達到三十歲的成熟的,更何況男生本來就比女生晚成熟兩三年。我希望你們能夠在畢業(yè)工作后在二十幾歲的年齡收獲一份愛情,與你愛的人,長長久久,相伴到老。而不是在該讀書的時候收獲一份短暫的痛苦一生的愛情。
(三) 朗讀故事《三生石》
師:欣賞了三生石的故事,同學們有什么感想?
生:感動
師:為什么?
生:這是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。
師:現(xiàn)實里有這樣的女孩子么?
生:有,這是一個單相思的女孩子。
生:希望!
師:我和同學們一樣,也希望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。讓我們分析一下,他們愛情的凄美在何處?女孩子是如何愛上這個男人的?她愛情悲劇的根源在哪里?
生:她在廟會上看見了男人,就一見鐘情地愛上了他。其實,那個男人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有這樣的女孩子存在。
師:女孩子無疑對男人愛得很深,但她愛不愛自己呢?
生:不愛自己!她為了男人,拋棄了家人和自己舒適的生活,當了五百年的石頭,又當了五百年的樹。
師:是的,她愛那個男人,卻忽視了自己。就好像很多人一旦失戀,就要死要活、無視生命一樣。有的電影里總有這樣的鏡頭:女孩子或男孩子失戀了,就在狂風暴雨里自虐,這純粹是電影對青少年的誤導。匈牙利詩人裴多菲曾寫過詩句:“生命誠可貴,愛情價更高,若為自由故,兩者皆可拋。”這首詩的創(chuàng)作是有一段故事的,簡單來說,是在匈牙利一直受奧地利帝國的統(tǒng)治而喪失了獨立地位,爭取自由的起義斗爭的背景下寫的。到了現(xiàn)代,這句話正確的說法應該是“愛情誠可貴,生命價更高。”在我看來,女孩子愛情悲劇的根源,也許就在于她不愛自己。弗洛姆等心理學家反復交代:“人必自愛,然后才會真正地愛人,才會真正為別人所愛。”愛情是兩廂情愿的事情,和變成石頭,變成樹不相干,和感動也不相干。若男人根本就不愛女孩子,卻因為感動和女孩子結婚,這反而是對自己和女孩子的不負責任。
(五)最后我們在一首歌曲《匆匆那年》結束今天的班會。